奶水不够,是很多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,有人甚至花高价请“催奶师”帮忙,其实完全没必要~大约95%的妈妈,奶水都是够宝宝吃的,除非乳腺先天发育异常或做过缩胸手术。奶水不够基本都是下奶技术不到位造成哒
1、保持愉快、多休息。
心情愉快、睡眠充足有利于新妈妈催乳素的分泌,促进泌乳。妈妈最好和宝宝同步睡觉,减少干扰。家人要多辛苦分担些家务哦~
2、增加吸吮时间或次数。
母乳不够主要就是因为吸吮不够。妈妈应多喂宝宝,新生儿每次吃奶一般在10-20分钟,1-3个月的婴儿每天吃奶不少于8-10次。宝宝睡觉时,不到3小时就要捏捏小耳朵弄醒TA吃奶哦~
3、避免“乳头错觉”。
一般只要用3次奶瓶宝宝就会产生乳头错觉,而拒吃母乳。所以,宝宝出生后一定要尽早吸吮妈妈的乳头(半小时内),并且24小时都和妈妈待在一起,饿了就喂,避免早早用奶嘴、奶瓶。
4、哺乳期避免服用避孕药等影响泌乳的药物。
5、饮食宜先清淡后营养。
产后应避免立即进食高脂高蛋白饮食,初乳过于浓稠反倒会引起排乳不畅。分娩后1周内应以低脂低蛋白流质为主,逐渐增加鲫鱼、鲢鱼、猪蹄汤等高营养食物。另外,黄豆、丝瓜、黄花菜、核桃仁、芝麻也可以多吃点,利于下奶。
6、掌握哺乳技巧。
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,每次每侧最好吃够20分钟,才能让宝宝吃到乳房后半部储存的“后奶”。后奶脂肪多,热量是前奶的2倍。
如果因为妈妈或宝宝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,也要及时排空乳汁。每天挤奶次数不少于6~8次。
乳房过度充盈时,可先热敷一会,挤出部分乳汁,乳晕变软后再喂宝宝,便于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和乳头。
另外,三餐后及时吸出乳汁,也可以增大产奶量。
妈妈没有奶水或者奶水不够,这个时候我们也不用气馁,我们有以下有效的催奶方法可以用:
首先我们要了解,一般产后3-7天是下奶高峰期,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高峰期,在生完后就要让宝宝早吸吮。
催乳方法一:全面营养才催乳
1、全葱鲫鱼汤:生乳汁、除风寒;我在月子期间,喝得最多的就是鲫鱼汤,而且效果最好。
2、花生猪蹄汤:通乳、解毒;猪蹄汤里面放一些黄豆最好!
3、莴笋肉片汤:通乳汁,活经脉,利小便;
4、归芪红枣乌骨鸡(当归3克,黄芪3克):补血补气,恢复体力。
催乳方法二:催乳中成药
1、增乳膏(中成药),一般附近药店有买,推荐去同仁堂药店。
口服:3次/日,1勺/次;
2、葫芦芭子(纯植物)
口服:3次/日,4粒/次;这种我没有喝过,不知道效果怎样!
催乳方法三:催乳药方
王步留行30克,漏芦15克,通草10克,煎汤去渣后沌猪蹄。这种方法我试过,有一些效果。
哺乳期同样要注意营养,热能、蛋白质、维生素C等哺乳期营养的需要量甚至比孕晚期还多。母亲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和乳汁的质地,进而会影响到孩子的营养吸收。
哺乳期饮食需要注意:
保持饮食的均衡全面,多样化,足够的蛋白质、新鲜的水果、蔬菜。
哺乳期会感到口渴,便秘,摄入足够的水或果汁,每天进水量不少于6—8杯(2L)。
不要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制,会通过乳汁影响孩子。
注意补钙,每天需要1200-1500mg的钙质。
你的宝宝会告诉你吃什么!如果你大量地吃某一种食物,宝宝可能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失调。
1、调节乳汁分泌的激素
催乳素:
宝宝吸吮刺激乳头,信息传到大脑的垂体,引起催乳素的释放,催乳素使乳房的腺体分泌乳汁。
泌乳素:
泌乳素使乳腺周围的肌肉收缩,把乳汁挤压输入到乳腺管里。乳汁被挤到乳头、乳晕后面的乳窦里。这种反射叫“下奶”或“喷乳反射”。
你可能有这样的感觉:刺痛、身体发热、感到乳房很胀。
2、乳汁的产生受供需的调节
宝宝吸吮出的奶越多,乳房产生的奶也就越多。宝宝吸吮出的奶越少,乳房产生的奶也就越少。胀奶是一种信号,传递给大脑,减缓乳汁的产生,乳汁的产生受供需的调节。如果你放慢喂奶的速度,你会明显感觉到乳汁的分泌也减少。
3、能引起“下奶”的一些刺激:
孩子的哭声;
想起孩子;
闻到孩子、或孩子物品的气息;
看到另的孩子;
4、影响下奶的因素
情绪低落;
身体疲惫;
精神紧张;
疼痛,都会减慢这种反应
方法总结:早吮吸,多吸吮(有足够的刺激);宝宝多吸吮是最有效的下奶方法。
妈妈们在催乳的过程中,还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。欢迎留言交流。